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—激情直播赢盈中

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
历史文化名城

“城市寻古”系列报道之二:古塔矗春城 云间瞰沧桑

来源: 昆明日报   2023-07-27 09:56   字号: [        ]

最能代表城市的无疑是建筑。古塔,是亲民的古建筑,历经千百年,以特有的建筑艺术造型,成为承载历史文化的古迹。

到了西安,一定会去看看现存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唐代大雁塔;到了杭州,也一定会到雷峰塔转一转……说起古塔,昆明人首先想到的是东、西寺双塔。其实,昆明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古塔,或大或小、形态各异,矗立千年,是古城重要遗存和历史见证,也是城市沧桑变化史的直接佐证。

微信图片_20230727164310

西寺塔

唐宋之际昆明始筑塔

唐宋之际,昆明物阜民丰,富甲滇省,文化昌盛,始筑塔。

昆明的古塔类型比较多,从功能方面来说,主要有佛塔、风水塔、纪念塔、墓塔等,其中佛塔居多。昆明的风水塔出现得比较晚,清末民国时期才出现。

昆明现存的佛塔主要有东、西寺双塔,大德寺双塔,妙湛寺塔,金刚塔,金马寺塔,定风塔等,还有众多的僧塔、道塔、景塔……这些古塔,为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了光彩。

微信图片_20230727164820

东寺塔

细心的市民或许会发现,很多塔的名字中都有“寺”,比如,昆明的东、西寺双塔,大德寺双塔。那么,塔与寺究竟有何关系?云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李霁宇在其所著书籍《古城印痕》中写道:塔与寺,留存塔的居多,与其他建筑,诸如殿、庙、观、庵、阁、堂、院相比,塔的遗存更为明显。塔与寺的关系尽管渊源颇深,却是可以分离的。所以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:或塔以寺名,或寺以塔名;又或有塔无寺,或有寺无塔,还不全是因为塔易存,建筑易毁。

昆明现存最早佛塔隐于闹市

东、西寺塔原名常乐寺塔和慧光寺塔,地处东寺街一东一西,故得此名。东、西寺塔是昆明地区保留至今最早的佛塔,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也是最为古老的建筑,而且无论在造型艺术和景观构成方面,东、西寺塔在滇池地区建筑史和景观文化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。东、西寺塔于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云南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、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卜保怡介绍,双塔采用中原地区汉传佛教流行的密檐式四方砖塔形式,体现了中原文化对南诏建筑艺术的影响,但慧光寺塔和常乐寺塔也不是单纯的模仿和移植中原佛塔,与中原地区的密檐式四方砖塔相比较,在艺术造型以及构件配置方面都有诸多不同之处。比如,从造型特征看,中原地区的密檐式四方砖塔轮廓线条较为平直,最宽处是第一层,然后层层收分,直至塔顶,显得庄严稳重,而慧光寺塔和常乐寺塔塔身最宽处不在第一层,而在塔身约三分之二处,使塔的轮廓略呈优美的流线型,显得流畅与浪漫灵动。

此外,从构件配置看,由于当时的昆明城地下水位较高,慧光寺塔和常乐寺塔基部不设地宫,而是在塔顶四方置铜制伽楼罗。伽楼罗又名大鹏金翅鸟,俗称金鸡。传说伽楼罗能降龙,可镇水患。这是滇密信仰的反映,也是云南佛塔独有的标志。

金刚宝座塔鼻祖在官渡

以前的官渡古镇分布着许多古建筑、佛寺、阁楼、庙宇,俗称“六寺、七阁、八庙”。有建于唐代的土主庙、宋代的法定寺、元代的妙湛寺和东塔,以及明代的孔子楼、金刚塔等,其中金刚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微信图片_20230727165236

金刚塔

六寺、七阁、八庙已成为历史,唯金刚塔现存。更为珍贵的是,国内现存的金刚塔已不足10座。此塔为中国境内金刚宝座塔之鼻祖。

金刚塔高16.05米,全沙石筑建,加上主塔四周通高8.84米的4座小塔,厚重沉稳。基台有4尊力士,下部是7圈莲瓣,上承覆钵形塔身,四面各开一佛龛。塔刹上有十三天相轮、铜宝伞盖、摩尼珠和宝瓶。宝相庄严,风骨傲然。人们形容它:斑驳古雅,下朴拙厚重、中优雅和谐、上玲珑剔透,有莫测高深之感。

更稀奇的是,金刚塔建时,据说古人就先用螺蛳壳拌黑胶泥夯实基层,接着打下数百根沙松桩后,以磨螺壳为粉,和糯米浆为泥,以沙石垒砌。由于塔基土层松软而沉陷,塔基低于地面,基部受到水的侵蚀,对整座塔的稳定造成威胁。近年来,有关部门对金刚塔做过整体加固抬升处理。

金刚塔后面是妙湛寺双塔,为13层密檐实心砖塔,一东一西,相距15米。两塔通体淡黄色。其中,东塔为元代古迹,西塔曾毁于地震,现存为2003年重建之物。塔顶四角各立一只迦楼罗,俗称“金鸡”,故此塔又称“金鸡塔”。

“东骧神骏”有宝塔

许多老昆明人都知道,孙髯翁曾在大观楼长联中说到的“东骧神骏西翥灵仪”,分别指的是位于昆明东边的金马山与西边的碧鸡山。

金马山上有一座金马寺,金马寺三太子殿后有一座金马寺塔。金马寺塔建于明代,塔基正方形,每边长3.5米、高1.7米,砂石砌筑。塔高24米,为13层方形实心密砖塔。12层以下每层四面皆有小型佛完。塔刹为铜质相轮、圆形宝盖及葫芦形宝瓶构成。

在昆明北郊黑龙潭五老山巅有一座定风塔,原名文笔塔,为7层密檐八角形实心石塔,塔高13米。文笔塔始建年代已不可考。定风塔为白云石琢砌,远观犹如一座玉塔,为清咸丰二年(1852)重修。这是一座“培风脉于名山”,弘扬道教的风水塔。

夹在居民楼里的“绿映双塔”

在昆明华山东路43号职工宿舍,夹在居民楼间的大德寺双塔,很少出现在旅行者的清单里,但它们却是昆明代表性的古塔建筑。昆明十景之一的“绿映双塔”指的就是大德寺双塔。

微信图片_20230727165416

大德寺双塔

大德寺建于辽金时,原名“极乐宫”,元大德年间(1297年—1307年)大修,增大殿宇佛,更名为大德寺。明成化乙丑年(1469年),何永清于殿前建左右两浮屠,也就是大德寺双塔。双塔形制仿西安小雁塔,高21米,两塔相距27米,均为密檐实心方塔。

大德寺自创建以来,几经兴替,现已不存,唯余下双塔,耸峙于祖遍山之巅。1957年,有关部门修塔时除用铁箍加固塔身外,全塔用水泥粉抹,原貌被遮盖,塔刹也被改为水泥制作的葫芦状,但塔体未改动。1983年,大德寺双塔仍跻身“昆明市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”名单。2011年,昆明市政府对双塔进行修缮。同年,昆明大德寺双塔公园暨东盟国际图书城项目启动。

记者辗转找到当时的项目负责人。该项目负责人介绍,就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昆明出台了《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规划》。其中明确,规划层次依次为核心区、拓展区、辐射区,而大德寺双塔位于华山东路,处于拓展区,对周边的建筑高度、临湖界面长度、视廊宽度、街巷尺度在规划上进行长期严控,所以项目最终“流产”了。

不过,可喜的是,对大德寺双塔保护的工作并没有停止。2019年,大德寺双塔被公布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20年,双塔维护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施,对塔身进行物理清洗及表面局部修复。

古塔见证风云历史

在宜良县城万寿山顶上,有一塔一殿,十分显眼。

乾隆宜良县志记载:“法明寺,唐僧摩伽陀建,胡敬德重修,明天启二年(1622年)重修”“万历间又大修”。现存建筑为万历后遗物。一塔一殿,坐西朝东,前塔为法明寺塔,后殿为大雄宝殿,屡毁屡立,现存貌为1993年重修。塔前有双狮,极为雄武;塔身作乳黄色,外形与大理崇圣寺塔及昆明东、西寺塔相似。

塔身长期遭风雨剥蚀,特别是经历明弘治十二年(1499年)及清道光年间两次大地震,仍完好无损。塔与寺内苍柏掩映,显出法明寺风景的古朴、清幽,是宜良八景之一。大雄宝殿对联“滇境无双寺,宜城第一山”,颇具豪气。

法明寺塔现为云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它不仅是宜良地方文化的一个标志,还是云南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印记。

唐代南双塔(东、西寺双塔),元寺明双塔(大德寺双塔)、金刚塔,明代金马寺塔、法明寺塔……这些穿越千年的古塔,离大众很近,离历史很近。它们或许褪了色,棱角变得圆润,浮雕不再清晰,但古塔之美,却不只局限于面貌,还有古塔身上“时光的印迹”,不禁让我们思考:那曾是怎样的昆明?(记者李思娴报道 记者黄晓松 刘凯达摄影